关于苏州船拳的发展。苏州船拳的最早产生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唐代已有一定的活动市场。如苏州北桥的觉林寺庙会表演,船拳已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苏州江南船拳的真正发展并对社会发生影响力是从宋代开始的,特别是南宋时期。其背景是随着杭州南宋都城的建立,使苏杭一带的水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诗为证:苏轼《瑞鹧鸪?观潮》:“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敧。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陆游《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从我们的田野调查材料中,也充分说明宋代是江南船拳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为就现有江南船拳的内容而言,既有古代水军活动留下的痕迹,也有古代船民生活习俗的影像,但更有北方武术拳种对江南船拳的渗透表现。确实,北方武术文化的渗透,无疑大大丰富了江南船拳的内容和形式。研究表明,现有江南船拳中的诸如五虎拳、罗汉拳、杨家将等,都是江南船拳对外来拳种的改造。这说明在北宋灭亡,南宋迁移的过程中,以北方少林寺拳种为代表的外来拳种文化成为江南船拳丰富发展的重要营养来源。
到了明代,在反击倭寇的过程中,江南船拳已经成为苏州人民抗倭斗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为抵抗倭寇,北桥开口船拳传播范围十分广泛,有17个自然村300多人会打开口船拳。有些拳师练气功,可刀枪不入。有些拳师舞钢鞭,一个人可抵抗几十个倭寇。
明以后,苏州江南船拳逐渐演变成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民俗休闲文化。《苏州府志》载:古代每逢立夏、端午、中秋节等,苏州的吴江、吴县、太仓、常熟等地的船拳好手,均要不约而同地登船献技。特别是农历八月十八日,在苏州城外的石湖,船拳活动尤为兴盛。据说那一天,湖面河心,轻舟快橹,往来如飞。标旗飘展,鼓乐齐鸣,方圆百里的乡人,均驾着各自经过装饰的大小船只,集中在石湖的杏春桥下。两岸人流熙攘,观者如堵,爆竹喧天。店铺看客纷纷向河中拳师抛赠早已备好的粽子之类糕点,犒赏拳师。演练结束,哪条船上得的点心最多,标志着船拳表演最出色。近代苏州诗人卫顾德《恕庵石湖棹歌》曾咏诗记录:村儿学得好拳枪,结伴开船护进香,趁此堪将身手献,三桥环绕有名扬。
以上文字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苏州江南船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更是一种连系苏州人际关系的重要民俗文化。而这是否意味着体育应有的发展方向,和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关于苏州船拳的传播。有关苏州江南船拳的传播,在总体上我们可理解为:是以苏州为原点且向外辐射的三个叠加的江南船拳文化圈。
首先是江南船拳的核心文化圈。它是以苏州太湖为中心,主要包括了滨湖的苏州、无锡、湖州三个地区。其中苏州,又是这个核心文化圈中的原点。在这个原点中,大约以苏州吴中区的越溪、相城区的北桥和常熟市的沙家滨为三个主要的支撑点。一是越溪船拳。越溪船拳的传承群体主要分布于苏州石湖周边的越溪境内。越溪主要流传闭口船拳,并强调船拳活动时要有背景音乐伴奏和锣鼓的配合。背景音乐为江南丝竹调。二是北桥船拳。北桥船拳的传承群体主要分布于苏州漕湖周边的楼巷、思嘉桥、荡下浜、西洪、北陆、黄泾等自然村。北桥主要流传开口船拳,也称“开口船头拳”。就是拳师在船头上打拳时,要边打边唱拳歌;舞弄刀枪剑戟时,也要边舞边唱。其曲调音乐主要为江南民间小调的旋律。三是沙家浜船拳。沙家浜船拳的传承群体主要分布于苏州阳澄湖地区。沙家浜船拳流传的有闭口船拳,也有开口船拳,并特别强调船拳活动中的医药卫生,即船拳传承过程中非常强调掌握伤病急救知识,使之成为沙家浜船拳的重要特色。
其次是江南船拳的第二个文化圈。它的地理位置包括现在的浙江嘉兴、江苏常州和上海市。在浙江嘉兴,据说在南宋时,社会上已流行“小金枪”“醉八仙”等江南船拳。而在上海的青浦,船拳中甚至还吸收了少林梅花桩腿法。
再次是江南船拳的最外围文化圈。大致包括江苏的镇江、浙江的杭州、温州等地区。特别是温州地区,在传承江南船拳的过程中,已将内河中的船拳表现发展为能适应大海中表演的要求,从而使得温州的船拳又别具一格。